化州橘红
一张独特而富张力的名片
文/潘康虎
杭州与龙井茶,
吐鲁番与葡萄,
景德镇与瓷器,
茅台镇与茅台酒.......
有很多地方,
似乎都可以和当地的某种特产,
建立起著名而特定的联系,
化州和化橘红也是如此。
品牌价值:物以稀为贵造就“片金橘红”
“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”。据说化橘红因汲取了化州当地地下礞石等矿物质,功效明显强于其他地方出产的橘红。此外国家药典明确将“橘红”与“化橘红”分别列出,国家质检总局将化橘红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也令化橘红的独特身份获得了权威认证。
《化州志》记载:“化州橘红,治痰如神,每片真者值一金”。而化橘红的炮制工艺据说非常讲究,工序繁复,成本也高,已被列入岭南中药文化遗产名录。
多种因素造就了化橘红的稀缺性,或者独一性。对于一个品牌来说,独一性意味着强大的差异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潜力。有品牌专家做了一个比喻:独一性的品牌,像一个蓄了很多水的大坝,但是只用一个水龙头在放水。其产生的势能不言而喻。而如果一个品牌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,那么它的价值也将成倍增长,其品牌作用力的角度和方向也将更加多元。
兼具独一性和文化底蕴,使得化橘红作为产品品牌,构建了较强的差异优势和竞争壁垒。与此同时,它可以作为一张耀眼的名片,提升化州作为一座城市的品牌价值,进而提升化州以及茂名人对本地资源和文化的自信心,增强利于社会发展的凝聚力。
产业发展:规模化推动产业做大做强
要将化橘红产业做大做强,除了充分利用好天然的品牌价值外,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大产出量。
或许是现代人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,加上化橘红作为一种经典中药材有一定的历史品牌积淀,社会对于化橘红的需求,经历了一个从敬而远之到亲密接触的过程。但由于化橘红的种植对环境要求较高,产量偏低,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一产业的规模化发展。
也正因此,化州一直以来都大力推动化橘红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,包括引导农业企业投资建设化橘红育苗基地、种植基地,采取“公司+农户+基地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带动农户种植化橘红,扩大化橘红的种植面积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化橘红的种植正在朝着科学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的要求不断前进。如今,化州的化橘红种植基地有11.62万亩,年产鲜果6万吨、干果1.2万吨,全市良种覆盖率98%,标准化生产水平达到95%,已建成种源复壮育苗基地25个。
化橘红产业已成为化州市地方特色主产业。目前,化州有499家种植、加工、销售化橘红的企业,从业人员超35万,已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化橘红产业链,产值达72亿元。而化橘红的加工方式,也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。以化橘红为主原料研发的产品60多种,化橘红加工转化率达100%,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,产品系列涵括药品、食品、工艺品等。
为了推动化橘红产业进一步发展,化州正致力于打造建设国家级化橘红产业园,以标准化种植、精深加工、市场开拓为化橘红产业化发展的着力点,助推化橘红产业发展,形成“以产业为重点,以文化休闲旅游为纽带”的化橘红产业化新格局。
文化力量:成为打造地方品牌的利器
在百度搜一下关键词“化橘红”,得到相关结果也达到了1,250,000个。化橘红显然已不再处于一种“养在深闺”的状态。
化州地处两广三市的交汇中心,全市总面积2354.2平方公里。境内化橘红风光独一无二,洗太文化源远流长,南国古建筑明珠化州孔庙、天然氧吧中火嶂、岭南佛教圣地南山寺、广垦热带国家农业公园等人文和自然景观更是交相辉映。这些人文和自然景观,令化州获得了“中国最具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城市”的称号。
以化橘红为传播工具,以传播化橘红文化为切入点,成为提升化州知名度的便捷又有效的途径。而化橘红品牌的独一性,实际上也能激发猎奇心理,对外界构成一种吸引力,为化州招徕更多的游客。
近年来,化州努力擦亮化橘红这一金字招牌,通过举办化橘红文化节、化橘红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来招商引资,有力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。每逢橘花盛开时,赏花节作为当地的一大特色,客似云来,化橘红名片越擦越亮,逐步形成“市场增效型”“景区带动型”“乡村休闲型”等生态旅游模式,既守住了发展和生态“两条底线”,又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的新路子。
以文化品牌带动旅游产业和第三产业,对于化州来说是非常务实又大有作为的一条发展路径。而化橘红,已成为化州一张独特而富张力的名片。
文 / 潘康虎【原文刊于《茂名画报》2020年1月刊(总第132期)“茂名观察”栏目,有改动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