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剧造浪!助力化橘红百亿产业蝶变

2025-02-22

一场丰收节

成就“天下第一红”金字招牌

一部微短剧

深挖千年药橘产业基因

广东省庆祝2024年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主会场活动,以“化橘红+”为核,其中全省首部“三农+微短剧”《化州化橘红,天下第一红》成为撬动产业破圈的关键杠,化橘红产业抢抓“药食同源”新机遇,目标千亿,故事由此展开。


从三十亿到百亿了,短剧如何撬动化橘红“千亿”产业升维杠杆

从2020年30亿元到2024年115亿元,向“千亿”迸发,这场看似传统的农业产业化升级,实则暗藏着一套以文化IP为引擎、以短剧经济为载体的创新方法论。

2025222

化橘红的千亿蝶变,本质是一场全产业链的深度变革。其突破点首先在于政策瓶颈的破解。2024年8月,化州化橘红被纳入国家“药食同源”物质目录,这一困扰产业十余年的“紧箍咒”解除后,产品形态从单一的中药饮片裂变为128种深加工产品,市场空间扩展了数十倍。


文章配图

基于这一关键节点,丰收节上短剧《化州化橘红,天下第一红》的推出,成为化橘红产业发展的加速器。该剧以创新的内容和形式,生动展现了化橘红的独特价值和文化内涵,通过古装谐趣剧情形式,将明朝皇帝明武宗与现代元素如线上会议、直播等巧妙结合,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温馨的故事。其在各大网络平台播出后,触达全球上亿用户,带动 “化橘红” 微信指数持续攀升,峰值达 1136 万,实现 “短剧流量” 向 “消费流量” 的精准转化。


文章配图


《化州化橘红,天下第一红》,文化IP的裂变效应

《化州化橘红,天下第一红》作为广东首部 “三农类” 微短剧,其成功之处在于多方面的创新和突破,精准踩中了三大产业升级痛点。一是内容破壁重构认知场景,传统中药材长期困于“药柜思维”,短剧通过穿越叙事将化橘红嵌入直播、进贡等桥段中,历史IP与现代元素碰撞,让观众在“电子榨菜”中潜移默化接受产品价值;二流量转化打通产销闭环,不同于传统广告的单向传播,短剧在剧情中自然植入使用场景,配合宣传即时购买链路,实现“观看-种草-下单”的秒级转化;三是文化赋值提升溢价空间,化橘红从农产品升维为文化IP,精准踩中“情怀消费”痛点。

文章配图


文章配图

乘势而上,再续传奇,推出《化州化橘红,天下第一红》第二季,进一步挖掘从历史深处走来的“网红潜力股” 。第二季以"一果三跃"展开叙事,一跃,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金奖征程,再现109年前"东方神果"征服世界的高光时刻;再跃,改革开放初期,非遗传承人守护古法炮制技艺,展现"宁可三年无客,不制一片劣橘"的匠人精神;三跃,“药食同源”新机遇,化橘红产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致力推向全球市场。历史厚度与当代精神形成共振,引爆品牌热度的核爆点。

文章配图

润物无声,短剧经济的市场渗透法则

短剧对产业的赋能远不止流量导入。在化州化橘红的案例中,其真正价值在于构建了"内容-场景-消费"的闭环生态。剧中"有喜事封一坛"的情节,转化为定制封坛服务的实体产品;"久咳不愈"的戏份埋下喝化橘红茶的场景需求;甚至拍摄地化州市平定镇大岭村都成为网红打卡点。这种剧集与产品的深度绑定,实现了从"看剧"到"体验"的无缝衔接,形成了以短剧为核心的产业生态。

文章配图

同时,化橘红产业还借助短剧的影响力,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,如进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、亮相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、召开全球推介大会等,提升了化橘红的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。

文章配图

化州化橘红进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封坛仪式

文章配图

化州化橘红“药食同源”全球推介正式启

吃头啖汤,茂名创建短剧经济试验田的深层逻辑

当各地还在争论"微短剧+文旅"的可行性时,茂名已通过“金荔奖”短剧大赛和滩底村拍摄基地建设,目标直指“中国三农短剧第一村”,将偶然的爆款转化为可持续的内容生产力。

文章配图

2024 年 9 月 22 日,籍丰收节契机,茂名市携手广东广播电视台在高州泗水镇滩底村挂牌成立“粤港澳(茂名)三农短剧拍摄创作合作区”。随后,高州市出台 25 条措施推进滩底整村运营和支持三农微短剧经济发展,从建立运营体系、提升乡村建设、提升服务保障、打造多元业态、完善保障机制等五大方面精心规划,确保短剧经济的顺利推进。


文章配图


文章配图

2024年10月18日,“金荔奖”湾区(茂名)首届短剧邀请大赛启动,历时三个月,得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短剧行业的关注。2025年1月举行颁奖仪式,从108部参赛作品,评选出1部特等奖、10部优秀作品。部分作品以化州化橘红为核心元素,通过不同的故事和表现形式,展现了化橘红的文化内涵和产业价值。

文章配图

一场大赛,茂名正从参与者变为规则制定者;108部参赛作品,构建起化橘红的文化数据库;最终是乡村价值的重构,当村民成为群演、农舍变为片场,短剧为支点撬动全域经济。

化橘红的产业征程,茂名的实践揭示了一个深刻命题,特色产业的升级不仅是生产关系的调整,更是文化价值的重估。这种以IP为纽带、以内容为杠杆的发展模式,或许是破解县域经济转型难题的密钥。当更多"化橘红"找到自己的"天下第一红"叙事,乡村振兴将迎来更具想象力的篇章。

撰稿:陈晓婵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