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的女儿红,承载着岁月沉淀的温婉,而岭南的化橘红,萃取了独特风土的馈赠。同为时光的定义,岭南的“红”,让人联想到江南的“红”。岭南的“红”,除了愈陈愈良的特性,还来自天造地设的品质。继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”之后,“中国气候好产品”这面金灿灿的招牌,已成为化州化橘红一个崭新的定义,为品牌打造、产业升维创造了新机遇。
3月15日,2025年化橘红赏花活动在广东茂名化州圆满举办,活动以“气候密码”激活产业基因,以文旅融合重塑城市气质。这场以花为媒的盛会,不仅是岭南春日的诗意注脚,更是化州以“气候密码” 撬动千亿产业集群的战略宣言。
化州人卖的不仅是化橘红,更是岭南的天地灵气
化橘红的传奇始于晋朝,盛于明清。与“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的地理定律不同,化州橘红突破自然限制成为“南药明珠”,其核心密码在于北纬21°的独特气候系统。年平均23.1℃的温润气候、1800小时的充足日照、1600毫米的丰沛降水,与地表丰沛的礞石矿脉共同构成“气候-土壤-物候”的黄金三角。
化橘红在2024年以四项气候指标全优的成绩摘得“中国气候好产品”认证,成为广东首个获此殊荣的农产品。
化橘红的独特性,本质是自然禀赋与人文智慧的交织。从宋代《本草图经》的记载,到明清时期成为宫廷贡品,再到如今五次入选国家新冠诊疗方案,化橘红诠释着地域气候对其品质的决定性作用。当“中国气候好产品”的认证落地,化橘红不再是普通的农产品,而是承载着岭南天地灵气的 “气候品牌”。
江南的女儿红封存时光,岭南的化橘红却在萃取时光
江南女儿红以 “封存时光” 成就酒中经典,而岭南化橘红则以 “萃取时光” 诠释健康价值。二者同为时光的产物,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径。
女儿红需窖藏十数载,酒体随岁月沉淀愈发醇厚,封存江南人家对女儿出嫁的深情祝福。化橘红属芸香科柑橘属,未成熟时即被采摘,经炮制后药性愈存愈醇,其价值随岁月沉淀而倍增,这一特性与女儿红异曲同工。
不同的是,前者是静态的贮藏艺术,后者是动态的生态转化。化橘红的“时光密码”更萃取气候系统的动态调控,从花芽分化到果实成熟的每个阶段,均需精准匹配温度、光照与降水节律。
2025年化橘红赏花活动以“气候好产品”为锚点,将这一科学叙事转化为大众认知。活动以“1+N”会场联动模式,在主会场橘州生态公园打造“橘红大观园”的同时,平定镇、中垌镇、丽岗镇等分会场因地制宜推出“化橘红+村播带货”“化橘红+摄影比赛”等主题,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,将气候基因可视化。
化州并未止步于“看花拍照”,而是通过“花开寻宝”“文创市集”等场景,将游客转化为消费者、传播者甚至投资者。当游客期待“走马观花”式赏花游向融入自然、赏玩结合的“沉浸式”深度游转变时,化州不是在办一场活动,而是在建一个产业生态。
化橘红以独特的“气候基因”为密钥,撬动千亿级产业集群
化橘红的“中国气候好产品”认证,不仅是品质的背书,更是产业升维的起点。当前,化州已构建起覆盖“种质保护-规范种植-精深加工-多元应用”的全产业链生态:13.2 万亩种植面积、1542 家加工销售企业、200 余种深加工产品,全产业链产值突破 115 亿元,带动 35 万从业人员增收。然而,化州的蓝图远不止于此。
目前,化橘红产业正以大健康产业的视角,拓展广阔的市场空间。2025年,化州加快建设化橘红标准交易仓储平台“一个平台”,精心打造“十里橘香”“一条示范带”,规划建设化橘红文化“两个主题公园”,着力打造现代活力的“一个产业集群”。同时,多措并举串联中国化橘红博览馆、化橘红文化创意街和尖岗岭千亩花海,打造集标准种植、加工、展销、研学、康养等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区。
化州以“气候好产品”为起点,通过顶层设计和产业规划,正将化橘红从百亿产业推向千亿集群。以气候基因为密钥的产业升维,不仅为化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,更为广东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鲜活的样本。
江南女儿红,化州化橘红,同为时光的产物,演绎着截然不同的价值叙事。这场始于花海的盛会,终将在时光里沉淀为化州的产业觉醒,以生态禀赋为根、文化底蕴为魂、三产融合为脉,构建起自循环的化橘红产业生态系统。
撰稿:何新仕、陈晓婵